2007--2012年山東省新課標高考語文試卷的命題規律對高考命題規律的研究,離不開對比分析的方法的運用。因為規律是事物之間的一種內在聯系的體現,而這種聯系又會不斷出現,同時影響著事物發展變化趨勢。基于這樣的認識,筆者認為,只有在全面把握山東省實施新課標以來的高考試題的基礎上,把2012年高考試題置身于廣闊的時空背景中,才可能窺探出一些“門道”,而任何缺乏對比的分析,架空表述,得出的結論有可能都是無力的。為了更明確的進行分析,下面筆者就對六年來的山東省高考語文試卷分六大板塊加以對比,并試圖得出一些結論。第一模塊:語言基礎知識語言基礎知識模塊是落實《新課程標準》中對語文是“工具性”的性質定位的考查。主要考查點為:語音、字形、標點、詞語(包括熟語)、病句。相應的能力層級主要為識記和表達應用,可均有難易不同的考查。
考點及內容時間 | 語音 | 字形 | 標點 | 詞語 | 病句 | |
2007年 | 音似字形似字 | 同音字形似字 | 選詞填空 | 成語運用 | 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;暗換主語;重復累贅。 | |
2008年 | 多音字 | 同音字、音似字;形似字 | 引號的用法 | 詞語與成語運用的合并考查 | 成分殘缺;邏輯不當;產生歧義。 | |
2009年 | 語音與字形的合并考查的形式。音似字誤讀;形似字誤寫。 | 逗號用法;引號用法 | 選詞填空 | 成語運用 | 成分殘缺;句式雜糅;重復累贅。 | |
2010年 | 多音字 | 音似字;形似字 | 冒號、引號、頓號的用法 | 詞語與成語運用的合并考查 | 搭配不當;成分殘缺;結構混亂 | |
2011年 | 多音字 | 形似字 | 詞語運用 | 成語運用 | 搭配不當,重復贅余 | |
2012年 | 音似字 | 形似字 | 詞語運用 | 成語運用 | 不合邏輯,句式雜糅,表意不明 |
考查內容及角度 時間 | 考查內容 | 考查角度 |
2007年 | 《“龍城”還是“盧城”》 |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。 ②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;歸納內容要點。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。 |
2008年 | 《圖騰與社會制度的產生》 | |
2009年 | 《“斷橋”考》 | |
2010年 | 《人生的四種境界 》 | |
2011年 | 《衡中西以相融》 | |
2012年 | 《圍棋與國家》 |
考查內容 時間 | 文言文閱讀 | 古代詩歌鑒賞 |
2007年 | 《王戎傳》(節選自《晉書· 王戎傳》) | 清詩·徐蘭《出關》 |
2008年 | 《豫人張氏》((節選自《聊齋志異·張誠》) | 宋詞·秦觀《畫堂春》 |
2009年 | 《晉文公攻原》(選自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) | 唐詩·杜牧《寄遠》 |
2010年 | 《 申甫傳》(選自《堯峰文鈔》) | 古詩·阮籍《詠懷八十二首》 |
2011年 | 《齊桓公問政》(節選自《管子》) | 唐詩·《詠山泉》儲光義 |
2012年 | 《陰興》(節選自《后漢書·陰興傳》) | 宋詩·《吳松道中二首(其二)》晁補之 |
時間 | 考查內容 |
2007年 | ①銜接連貫題。②情境得體表達題。③圖文轉換題。(簡明表達) |
2008年 | ①簡明表達題。②連貫得體表達題。③圖文轉換題。(正確使用修辭) |
2009年 | ①壓縮語段題。②仿寫語句題。③圖文轉換題。(簡明得體表達) |
2010年 | ①壓縮語段題。②仿寫語句題。③語段改錯題。 |
2011年 | ①銜接連貫題。②情境得體表達題。③圖文轉換題。(簡明表達) |
2012年 | ①仿寫語句題。②壓縮語段題。③語段改錯題。 |
時間 | 文學類文本閱讀 | 實用類文本閱讀 | ||||
題目 | 體裁 | 考查角度 | 題目 | 體裁 | 考查角度 | |
2007年 | 《燈火的溫情》 | 散文 | ④ 分析材料的作用。 ②理解重要詞語的含意。 ③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。 ④探究作者的觀點態度。 | 《夢碎雅典》 | 新聞 | ④ 分析新聞的文體特征。 ②分析文中材料的作用。 ③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。 ④探究文本體現的時代精神。 |
2008年 | 《歌德之勺》 | 散文 | ④ 理解句子的含意,分析其作用。 ②分析文中材料的作用。 ③概括文中的重要觀點。 ④探究文本的寫作特色。 | 《我所認識的梁漱溟》 | 傳記 | ④ 篩選文中的信息。 ②分析材料的作用。 ③篩選文中的信息。 ④概括文章內容,探究其寫作特色。 |
2009年 | 《記住回家的路》 | 散文 | ④ 分析文中材料的作用。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。③理解句子的含意。④探究文中作者的觀點。 | 《楊瀾訪談錄(節選)》 | 訪談 | ④ 篩選信息,概括要點。 ②分析材料的作用。 ③理解句子的含意。 ④探究文中的重要觀點。 |
2010年 | 《駱駝祥子》(節選) | 小說 | ④ 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。 ②分析肖像描寫的作用。 ③分析概括人物形象。 ④探究文中疑難點。 | 《“她只能活七小時”》 | 新聞 | ④ 分析順敘寫法的好處。 ②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。 ③分析新聞的語言特色。 ④探究新聞所體現的社會價值。 |
2011年 | 《審丑》 | 小說 | ①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②賞析句子 ③分析人物 ④探究文題,個性化解讀 | 《沒有天堂》 | 科普 | ①分析文章結構 ②賞析句子表達特色 ③概括文中重要信息 ④探究文題,個性化解讀 |
2012年 | 《被時間決定的講述》 | 散文 | ①分析敘述方式及其好處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③分析語言特點 ④探究文本的思想感情 | 《古怪的重水》 | 科普 | ①分析文章結構 ②概括文中重要信息 ③賞析語言特點 ④探究文題,個性化解讀 |
時間 | 作文 |
2007年 | 請以“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”為話題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 |
2008年 | 請以“春來草自青”為話題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 |
2009年 | 請以“見證”為題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 |
2010年 | 請根據閱讀(托爾斯泰的名言)后的感悟和聯想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 |
2011年 | 請以“這世界需要你”為題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 |
2012年 | 閱讀孫中山的名言材料,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