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下面這首宋詩,完成小題。
紙鳶王令①誰作輕鳶壯遠觀,似嫌飛鳥未多端。才乘一線憑風去,便有愚兒仰面看。未必碧霄因可到,偶能終日②遂為安。挾搖不起滄溟遠,笑殺鵬摶似爾難。【注釋】①王令,北宋詩人,為人正直敢言,有治國安民之志,但一生壯志未酬,貧病交加而死。②偶能終日,意指紙鳶之線易斷,偶爾能在一天里始終飛于高處。
14.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
A. 作者揣測放風箏的人放風箏以增添空中壯觀景象的原因,是嫌棄飛鳥花樣不夠多。
B. 三、四句寫風箏掙脫線高飛,便有“愚兒仰面看”,詩人借此暗諷世俗之人的勢利。
C. 碧霄難至,風箏偶爾飛向高處便“遂為安”,好比暫居高位的小人志得意滿的嘴臉。
D. 作者沒有從正面描寫風箏的形狀和色彩,以襯托、對比手法來表現風箏飛升之高。
15. 本詩中“笑殺鵬摶”的紙鳶,與莊子《逍遙游》中嘲笑鵬的斥鴳形象有何異同?請簡要分析。
《紙鳶》(王令)鑒賞試題及答案
- 題目編號:26887
- 是否推薦:是
- 難度平均:3
- 質量平均:3
- 收藏次數:1
- 瀏覽次數:6359
- 使用次數:3
- 創建時間:2018-12-01
- 上傳用戶:gzywtk
- 上傳時間:2019-01-05
- 考點詳細:詩歌鑒賞-詩歌鑒賞
- 題目:紙鳶 朝代:宋 作者:王令 體裁:詩 題材類別:詠物詩
試題內容:
試題答案:
【答案】14. B 15. 參考答案:本詩的紙鳶和《逍遙游》中的斥鴳都顯得自大無知,但本詩中“笑殺鵬摶”的紙鳶,暫時高飛卻嘲笑未能遠飛的大鵬,這是一旦得勢便嘲笑有志難伸之人的小人行徑,而莊子《逍遙游》中斥 鴳不知自己也有所待,見識短淺。
【解析】
【14題詳解】
試題分析: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、語言和表達技巧。此類試題解答時,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,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。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,即考核詩句的含義、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,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。B項,詩的第三、四句所寫并非“風箏掙脫線繩飛天而去”,而是乘線憑風高飛的場景。故選B。
點睛: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、語言、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。每個選項一個考點,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,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。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,手法不準確,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,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,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,或故意拔高等,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。
【15題詳解】
試題分析: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、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。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干,然后理解詩句內容,結合文意作答。需要分別分析“笑殺鵬摶”的紙鳶和嘲笑鵬的斥鴳的形象,然后比較異同。“笑殺鵬摶”的紙鳶,看那風箏乘線憑風飛去直沖云霄,雖然不一定能夠到達那高曠至極的天際,卻能終日飛翔久久不落,就連那相傳一飛九萬里的大鵬鳥,也沒有這般本領。這是一旦得勢便嘲笑有志難伸之人的小人行徑。《逍遙游》中嘲笑鵬的斥鴳,結合文本內容“斥鷃笑之曰:‘彼且奚適也?我騰躍而上,不過數仞而下,翱翔蓬蒿之間,此亦飛之至也。而彼且奚適也?”分析可知,斥鴳不知自己也有所待,見識短淺。兩者都顯得自大無知。



- 評價此題:難度得分
- ☆
- ☆
- ☆
- ☆
- ☆
- 質量得分
-
- ☆
- ☆
- ☆
- ☆
- ☆
相關試題及考點指導
- 所屬試卷: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19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語文試題(高考模擬)
- 上一題目:《顧和,字君孝》閱讀答案及翻譯
- 下一題目:名句名篇_雁門太守行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描寫了這場_練習及答案